普京与泽连斯基的会面即将举行,俄乌停火实现的可能性在增加。特朗普为了停火拿出了最大诚意,在很多问题上都做出了最大限度让步。特朗普希望迅速结束冲突,普京试图以战场优势换取谈判筹码,而泽连斯基则在努力避免成为“割地求和”的历史罪人。
普京与泽连斯基的会面即将举行,俄乌停火实现的可能性在增加。特朗普为了停火拿出了最大诚意,在很多问题上都做出了最大限度让步。特朗普希望迅速结束冲突,普京试图以战场优势换取谈判筹码,而泽连斯基则在努力避免成为“割地求和”的历史罪人。
就在此时,尸体移交表格让世界见识了俄乌战场上最为真实的战损比。自从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开始,双方进行了多次阵亡军人遗体的移交,上述表格就是俄乌移交士兵尸体的具体数量情况。从表格数据看,俄乌战损比为1:19。
与此同时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1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,20日晚至21日凌晨,俄军再次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空袭,没有展现出结束战争的意愿。
1:19的战损比,藏着战场上最真实的残酷
最近俄乌双方交换阵亡士兵遗体的记录,让人看清了战场上的真实情况。8月19日最新的交换数据里,俄罗斯一下子给乌克兰送回1000具乌军士兵的遗体,可乌克兰那边只能交还19具俄军遗体。1000比19这么悬殊的比例,明眼人都能看出乌军在战场上损失有多惨重。
其实从2022年战争打响到现在,这样的情况早就不是第一次了。6月27日普京就说过,俄罗斯已经移交了6000具乌军遗体,可同一时间乌克兰交回来的俄军遗体还不到200具。这背后全是实打实的战场形势在说话。
俄军靠着火力上的绝对优势,在巴赫穆特、红军城这些关键地方,用“钢铁洪流”似的战术,把乌军逼在小块区域里反复轰炸。
就拿巴赫穆特那场围城战来说,俄军一天就能打出去几万发炮弹,乌军为了守住阵地,只能一波波派兵往上冲,伤亡自然就噌噌往上涨。
可乌克兰这边兵源早就快见底了,新兵训练时间从半年硬生生压缩到三个星期,这些没怎么练过的新兵,到了前线往往没几天就没了。
更让人在意的是,俄罗斯黑客前段时间黑进乌克兰总参谋部的数据库,扒出来的信息显示,从战争开始到现在,乌军总共损失了172.1万人,这里面包括阵亡的和失踪的,这数字可比乌克兰官方说的42.6万人多太多了。
虽然乌克兰不承认这数据是真的,但俄军在遗体交换上一直是“单方面输出”,这已经是铁打的证据了。
就像俄罗斯军事专家科罗特琴科说的,战场主动权全在俄罗斯手里的时候,乌军连收自己人尸体的本事都没了。这种一边倒的伤亡比例,其实就是说乌军在常规战场上已经输得差不多了。
无人机导弹齐上阵:俄军空袭变猛,美国工厂也被炸
就在两边谈判好像有点希望的时候,俄军突然发动了大规模空袭。8月20号晚上到21号凌晨,俄军往乌克兰发射了574架无人机和40枚导弹,这是7月9号以来最大规模的空中打击。
这次打的都是乌克兰西部的工业区,其中两枚巡航导弹打中了美国伟创力公司设在穆卡切沃的工厂,造成15个人受伤,还起了大火。这家工厂有2600名员工,平时主要生产咖啡机这些民用产品,2012年建成投产到现在,还是头一回被袭击。
俄军这么做,明显有自己的战略打算。一方面,打西方在乌克兰的经济设施,能削弱乌克兰继续打仗的本事——这工厂虽然是民用的,但打仗的时候说不定就改成生产军用品的地方了;另一方面,这也是对美国最近施压的回应。
特朗普政府之前提出的“和平计划”里,让俄罗斯承认乌克兰的一些领土,俄军就想用空袭展示自己“战场上占优势”,意思就是谈判桌上不会轻易让步。
有意思的是,乌军的防空系统虽然说拦下了546架无人机和31枚导弹,可关键目标还是被打中了,这说明他们的防御系统漏洞不小。
这次空袭和遗体交换的情况对比特别明显:乌克兰这边为了19具俄军遗体都焦头烂额,俄军却能用无人机“蜂群”战术进行降维打击。这种不一样的作战方式,让乌克兰本来就脆弱的后勤系统快撑不住了。
就像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叹气说的:“俄军的空袭证明他们根本不想结束战争”。而且美国工厂被炸,把冲突推向了国际化,可能会让北约重新考虑给乌克兰军事援助的风险。
特朗普从中斡旋,普京手握筹码,泽连斯基左右为难
战场上火还没停,各方围绕停火的较量已经到了关键时候。特朗普政府最近抛出的“和平计划”成了焦点,主要内容是:承认克里米亚归俄罗斯,冻结现在的战线,派欧洲维和部队来监督停火。
为了让协议能成,特朗普甚至给泽连斯基施压,让他放弃一些领土主张,还说“再打三年,整个国家都得没了”。
这种“割地求和”的方案虽然被乌克兰公开反对,但泽连斯基私下里已经松口了——8月18号和白宫会面后,他第一次说“停火不再是谈判的前提条件”,转而想让美国提供安全保障。
普京采取的是“以战促谈”的策略。一方面用大规模空袭巩固战场上的优势,另一方面在谈判里坚持“乌克兰不能有军队”这些强硬条件。
俄罗斯在遗体交换和战俘交换上表现得“大方”,其实是想在国际社会面前塑造“愿意妥协”的形象。
更关键的是,俄罗斯拉上朝鲜帮忙补充人力,又从伊朗搞到了无人机技术,已经有了能持续消耗战争的能力,这让普京在谈判时手里有了更多筹码。
夹在中间的泽连斯基日子最难熬。他既要顶住国内“绝不割地”的民意压力,又要面对前线兵源枯竭的现实。
8月21号空袭之后,他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好几条文谴责俄军的暴行,想把舆论焦点引到俄罗斯“破坏和平”上,但这种说法根本掩盖不了乌军节节败退的事实。
更要命的是,美国国会最近在给乌克兰援助拨款的问题上有了分歧,如果没了西方的支持,乌克兰可能三个月内就没能力抵抗了。
现在的局势就像一盘下到关键处的棋:特朗普想靠“拿领土换和平”赶紧止损,普京想用战场上的胜利换政治上的承认,泽连斯基则在成为历史骂名和国家存亡之间艰难挣扎。
而那个1:19的战损比,就像悬在谈判桌上的一把剑,时刻提醒着各方——真正的和平,可能只能建立在实力对等的基础上。
信息来源:
新华网——俄方证实俄乌继续交换阵亡士兵遗体
看看新闻——俄导弹击中美企工厂 泽连斯基:俄到底想谈吗?